引言
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(環境)、Social(社會)和 Governance (治理)的縮寫,是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標,關注企業環境、社會、治理整體績效而非單一財務績效的價值觀和評價標準,已成為國內外企業發展的共識。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踐行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的新發展理念和“雙碳”戰略,實現“百年華匯”的奮斗目標,華匯在深入理解ESG理念和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,設計并正式發布遵循普適規律、符合行業特點、體現華匯特色的ESG管理評價指標體系,努力將ESG理念進一步融入華匯文化、落實管理實踐,推動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前期探索
Preliminary Exploration
華匯集團始終堅持“建設百年工程,打造百年華匯”的可持續發展觀,不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承擔社會責任,為實施ESG管理積累了經驗。
01堅持綠色發展
把“+綠色”作為主攻方向之一,創造以華匯科研設計中心為代表的一批綠色建筑;不斷加大綠色研發投入,形成七大綠色協同創新中心;投資光伏發電等節能環保領域;華匯公益基金會致力于綠色低碳環保公益事業等。
02承擔社會責任
堅持以人為本,形成完善的員工權益保障、培養發展和激勵回報機制;打造“互為主體、協同共生”的平臺生態,賦能行業伙伴創新創業;深入實踐《華匯集團推進共同富裕行動綱領》;華匯公益基金會積極投身慈善公益等。
03完善公司治理
堅持“共同”的核心價值觀,合伙人“共創、共治、共擔、共享”,持續獲得價值回報;形成依法合規又體現華匯特色的公司治理體系;定期集中開展制度修訂,制度體系完備;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等。
體系特點
System Characteristics
01國際經驗與中國特點相結合
比如在環境維度聚焦綠色發展,在社會維度體現“親”“清”新型政商關系,治理維度體現黨建引領等。
02普適標準與華匯特點相適合
比如在環境維度根據公司技術服務為主的特點,簡化生產排放指標,強化綠色業務指標。社會維度體現平臺模式的價值和意義。治理維度體現華匯的文化和體制。
03系統全面與簡潔實用相結合
指標體系盡可能全面系統,但不苛求面面俱到,減少對技術服務行業意義不大的指標,突出數字化元素,選取的指標可操作或可衡量。
04正面引導與負面警示相結合
根據指標要求明確管理提升的方向,同時列出需高度關注的關鍵負面事件,劃出管理紅線。
05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
評價指標根據實際情況,可以量化的采取定量評價,難以量化的說明情況,采用定性評價。
體系內容
System Content
指標體系從環境、社會、治理三大維度,構建了19個關鍵議題、68項評價指標、23類重大負面事件。其中:
環境維度包含節能減排、綠色業務、綠色研發、綠色投資、綠色公益5個關鍵議題、16項管理評價指標;
社會維度包含股東回報、員工權益與員工發展、客戶服務、行業與伙伴、政府與社會5個關鍵議題、28項評價指標;
治理維度包含黨建引領、合伙人(股東)大會、治理平臺會議和董事會、ESG管理、數據治理、合規經營與風險管理、治理監督、信息披露、治理成果等9個關鍵議題、24項評價指標。
每項指標根據完成情況,按A(4分)、B(3分)、C(2分)、D(1分)、E(0分)打分,出現重大負面事件的進行倒扣分,三大維度得分加總平均后得到最終評分。
組織實施
Organizational implementation
為保障ESG管理自評工作的開展,公司明確,在董事會和平臺管理委員會領導下,從各職能中心抽調核心骨干,成立ESG管理工作組,具體開展持續完善ESG管理評價體系、開展年度ESG自評、撰寫和發布ESG年度報告、監督問題整改等工作職責。
華匯正式發布ESG管理評價指標體系,是對自身可持續發展的不懈追求,也是向社會的公開承諾。華匯集團2023年度ESG報告將在今年三季度披露,敬請關注!
Copyright ? 華匯集團 HuaHui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03795號-2 浙公網安備 33060202000052號